免费咨询热线
13652478534在高端制造领域,玻纤增强 PEI(聚醚酰亚胺)凭借其优异的耐高温、高强度和高刚性等特性,成为众多关键零部件的首选材料。然而,在注塑成型过程中,18luck新利官网登录方式 制品表面常常出现浮纤现象,即玻璃纤维裸露或接近表面,不仅影响制品的外观质量,还可能降低制品的耐腐蚀性和力学性能。为解决这一难题,本文将从模具设计优化和后处理工艺两个维度,详细介绍 6 种有效消除表面浮纤的方案。
浇口是塑料熔体进入模具型腔的入口,其设计直接影响熔体的流动状态和玻纤的分布。采用多点浇口替代单点浇口,可使熔体更均匀地填充型腔,减少因熔体流动不平衡导致的玻纤取向不一致,从而降低浮纤概率。例如,对于大型平板状玻纤 PEI 制品,将单点侧浇口改为四点针点浇口后,制品表面浮纤明显减少。此外,扇形浇口、潜伏式浇口等特殊浇口形式,能通过控制熔体的流动方向和速度,使玻纤更好地包裹在树脂基体中,抑制浮纤现象 。
合理的流道设计有助于改善熔体的流动性能和压力分布。增大流道直径,可降低熔体在流道内的流动阻力,减少剪切速率,避免因过高的剪切力导致玻纤与树脂分离。同时,采用圆形流道替代梯形或 U 形流道,能使熔体流动更均匀,减少流动死角,防止玻纤在局部聚集。另外,优化流道的粗糙度,使流道表面更加光滑,也能减少熔体与流道壁之间的摩擦,降低玻纤被拖拽至表面的风险 。
模具型腔内的空气若不能及时排出,会在熔体流动过程中形成气穴,导致局部压力不均,促使玻纤上浮。在模具分型面、型腔和型芯表面开设排气槽,或采用透气钢材料,可有效排出型腔内的空气。排气槽的深度需根据材料特性精确控制,对于玻纤 PEI,排气槽深度一般控制在 0.02 - 0.03mm,既能保证有效排气,又能防止熔体溢料。此外,在模具关键部位设置真空排气系统,可进一步提高排气效果,减少浮纤现象 。
快速且均匀的冷却能使熔体迅速固化,限制玻纤的移动,从而减少浮纤。采用随形冷却技术,根据制品形状设计冷却水道,使制品各部位冷却速率一致。例如,对于复杂形状的玻纤 PEI 制品,通过 3D 打印技术制造随形冷却模具,可显著改善冷却效果,降低浮纤发生率。同时,合理控制冷却介质的温度和流量,确保冷却过程平稳,避免因冷却不均导致的熔体收缩不一致,进而引发浮纤 。
对于外观要求较高的玻纤 PEI 制品,可采用机械打磨的方式去除表面浮纤。使用砂纸、抛光轮等工具,对制品表面进行精细打磨,逐步消除浮纤痕迹。打磨时需注意控制力度和方向,避免产生新的划痕或损伤制品表面。对于大面积制品,可采用自动化打磨设备,提高打磨效率和均匀性。打磨后,可对制品表面进行抛光处理,进一步提升表面光洁度,使制品外观达到理想效果 。
通过在制品表面涂覆一层树脂或涂料,可有效遮盖浮纤,同时增强制品的表面性能。常见的涂覆材料包括聚氨酯、环氧树脂等。涂覆前,需对制品表面进行清洁和预处理,确保涂层与制品表面有良好的附着力。涂覆方法可采用喷涂、浸涂或刷涂等,根据制品形状和生产要求选择合适的涂覆方式。例如,对于小型精密玻纤 PEI 制品,采用静电喷涂技术,可使涂层均匀覆盖,有效消除浮纤,同时赋予制品良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。
通过上述模具设计优化和后处理工艺方案的综合应用,能够有效消除玻纤 PEI 制品表面浮纤问题,提升制品的外观质量和性能。在实际生产中,可根据具体产品需求和生产条件,灵活选择或组合这些方案,以达到最佳的生产效果。
版权所有©18新利老平台.保留一切权利. 备案号:粤ICP备2021046921号